10月7日,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牵引和重要支撑作用,我省印发《“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一带、五区、三十集群、千个园区”总体布局,坚持以粮为主、粮经饲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突出新建与提质并重、示范与带动并举,“生产+加工+科技+品牌”全产业链开发,分级分类建设一批产业优势突出、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发展方式绿色、质量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引领构建“川字号”优势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持续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二、 建设目标
到2025年,建成国家和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00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20个、省级350个、市级630个,实现有条件的涉农县省级以上园区全覆盖,示范带动建设县级园区1000个。全省市级以上园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2.5:1,农业综合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其中:100亿元以上的园区10个、10亿元以上的园区100个。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以上(其中粮食类园区10%以上)。
到2027年,建成国家和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200个以上,示范带动建设县级园区1200个,实现有条件的涉农乡镇县级以上园区全覆盖。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布局更加优化,主导产业全链条升级,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联农带农和辐射带动作用全方位凸显。
围绕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协同发展,在沿线、沿江、沿界规划布局一批园区。围绕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和川西北高原区等“五区”重点产业,新建一批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园区,提升一批经作等特色产业高质高效园区,改造一批生猪等畜禽水产养殖生态健康园区,实现园区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整体布局,高水平建设一批粮食、经作、畜牧、水产类园区,串点成线、连线成带、集带成面,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园区内部应当合理布局种养基地、加工物流、科技研发、服务支撑等功能板块。
四、重点任务
围绕做大做强粮油、经作、畜禽、水产等“川字号”特色优势产业,聚焦解决园区建设水平不高、辐射带动不强、助农增收不明显等问题,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整体水平,大力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1、推进种养基地提升,建设稳产保供功能区。聚焦推动种养基地高水平建设,配套完善园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提高粮油、粮经复合园区高标准农田占比,率先将园区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打造一批“吨粮田”粮油基地、“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基地和经济作物高质高效基地。开展养殖场改造、设施装备升级,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基地。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推动园区适度规模经营。2、推进加工提级扩能,建设转化增值引领区。聚焦园区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在基地就地就近提升新建一批清洗分级、储藏保鲜、烘干炒制、贴牌包装等初加工设施设备。到2025年,省级以上园区内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85%以上。引育一批国省级龙头企业,选育一批“链主”龙头企业,在县域集中布局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推动园区种养基地与龙头企业、中央厨房、餐饮企业等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大力发展预制菜、调味品、精制茶等,进一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3、推进农业品牌重塑,建设质量强农引导区。聚焦质量提升、品牌溢价,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推进农业生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开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到2025年,省级以上园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占比达到80%以上。以“天府粮仓”省级公用品牌建设为引领,全面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全面推行“合格证+追溯码+品牌”,加快孵化培育“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省级以上园区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使用、新型经营主体入驻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全覆盖。4、推进生产方式转型,建设绿色发展先导区。聚焦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推广种养循环模式,省级以上经济作物类园区种养循环覆盖面达到60%以上,养殖类园区种养循环覆盖面达到90%以上。加快推动绿色投入品广泛应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全域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全面使用安全绿色兽药、渔药、饲料添加剂。完善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农膜等资源化回收利用,有条件的园区建设有机肥生产设施装备。探索建立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发茶园果园、沼气、农田等农业碳汇项目和生态产品。5、推进技术装备升级,建设科技成果展示区。聚焦科技赋智赋能、现代装备降本增效,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进现代种业园区建设,强化种业的支撑作用。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集区、农业中试生产线(中试基地)、高端研发基地,加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鼓励采取成果转化、股权期权、投资入股等形式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把园区打造成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站”和“样板区”。组建园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鼓励经营主体购买使用精准作业、无人驾驶的新型智能农机装备、农业机器人,建设一批数字农业园区、智慧养殖场、植物工厂、智慧作业无人农场等,全面提升园区机械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省级以上园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大力发展节能宜机、高效集约、生态健康的现代设施农业,推动设施农业提档升级。配套完善机电提灌站、喷灌滴灌等设施设备,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6、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建设融合发展样板区。聚焦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业多元价值,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文创农业、乡村旅游等。建设一批农产品电商直播直销、定制生产基地,推动农产品入驻大型电商平台。搭建园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众创空间,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入乡创新创业,吸引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入园创业。培育壮大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加工、营销等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做深做实产村融合,统筹推进农业园区和乡村建设,率先在农业园区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以产兴村、以村促产,促进产村一体、城乡融合,实现宜居宜业。7、推进联农带农益农,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聚焦园区共建共享、联农带农,建立农民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长效机制。壮大龙头企业,规范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立多元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高效参与园区建设的机制。全面推行订单生产、入园就业、保底分红、股份合作、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到农等模式,构建农户与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多方利益联结机制。各级园区要把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作为省星级园区的必要条件,形成可量化、可考核的制度台账,省级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覆盖面80%以上,实现多方发展、共同富裕。来源:四川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