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国家农业农村部、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期间。2019第七届中国现代农业暨产业化论坛在吉林长春举行。论坛由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地名研究所主管;由中国地名学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全国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馆评定中心、中国生态原产地产业联盟主办;吉林省现代农业企业协会、吉林省旅游协会、吉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生态志愿者联盟、全国生态食材吉林省申报中心承办。大会以“现代农业、生态食材、美食地标、世界品牌”为主题,宣传、培育一批能够展示中国品牌形象的生态食材、生态餐饮、美食地标。大会由国务院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项目主任赵荣水主持。来自全国各地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论坛上,宣布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联盟成立。产业联盟将进一步整合吉林省的优质农产品资源,通过规范生产方式、种植方式及品牌的集中培育,把吉林省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从种到收,再到百姓餐桌”的农业全产业链条。该联盟的成立,吹响了吉林奋进的号角,拉开了东北经济全面振兴的序幕,对加快“吉林省生态大省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联盟的成立也体现了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联盟的社会担当,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此前8月16号上午,第十八届长春农博会举行开幕式。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宣布本届展会正式开幕。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致辞。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李金祥,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吉林省及长春市100余名领导、嘉宾参加了开幕式。据悉,第十八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组委会名誉主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组委会主任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现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
在中国现代农业暨产业化发展论坛上,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全国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馆评定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章力建以《“中医农业”助力(吉林)乡村振兴》主题报告中讲到,目前在很多地方,化学药剂的使用给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这也给中医药农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由于中医药农药均为自然产物,在环境中会自然代谢,参与能量和物质循环,不会发生农药富集,对环境、人畜、天敌安全。并利用中医农业的技术与方法为吉林的产业振兴、农业发展把脉会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中医农业诊疗方案。
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张建华以《中国健康农业与青少年儿童食育发展》为主题发言,他讲到,关注健康,一定要关注农业,农产品不健康,大健康得不到保障,就没有根基。必须要高度重视农业健康发展,农业健康除了种植业还包含养殖业,农业从种植业到养殖业都健康人体就健康。大健康要从儿童抓起,就是要切实做好工作,把食育文化应该发扬光大。
国务院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项目主任赵荣水以《中国美食地标品牌促进生态康养发展》为主题,对美食地标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他介绍地标是地名标志,也是原产地标记,是标杆、是高度、也是方向和指引。美食地标产品是指在一定原产地区域内,在国家地名规范制度和国家地名文化保护的前提下,利用道地食材、独特技艺,具有耕育道德、健康营养、风土民情等特点,传承创新出当地代表性美食,并把美食与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物产、深厚的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人文情怀的美食文化标记和标志,同时具有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会得到社会和消费者较高的认知度和品牌形成。据悉,5月19日,由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国务院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主办了“暨全国餐饮地名库建设”工作会议,此前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道地产品与美食地标保护工作”的通知》,大会要求各地以“生态餐饮、生态美食”为基础,积极申报“中国美食地标”保护品牌。开展中国美食地标品牌国际交流活动,可以促进世界各国餐饮企业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友谊,并扩大了中华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中国地名学会文旅委员会会长、全国生态食材评定及团体标准专家孙建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及产业化提升建议》演讲中介绍,我国现代农业启蒙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效仿苏联集体农庄,搞人民公社,用大一统的思维处理需要市场分散决策的经济问题。1982年我国第一次开展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华北农业治理项目,五年治理结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92农业部和世行举行了华北平原十年大庆。期间世行陆续实施了灌溉农业项目、淠史杭项目,世行肉牛贷款项目。孙建作为项目参与者,接受过世界银行农业开发项目培训,随后二十多年连续主持过世界银行加强灌溉农业项目、世界银行肉牛开发等系列项目的规划及实施工作。
会后,对生态农业、现代农业专家孙建进行了专访,他介绍:
一、 我国农业发展瓶颈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粮食短缺、水土资源紧缺的形式不可逆转,而且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相对落后,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问题。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几代人的追求和理想。随着中国经济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开展中国现代农业模式和战略发展研究有重要意义。耕地的数量锐减,质量也在严重退化。化肥、农药、农膜、重金属污染愈演愈烈。过去1地的数量锐减,质量也在严重退化。化肥、农药、农膜、重金属污染愈演愈烈。大自然安排的食物链“人吃种子、畜吃根茎叶”,然后人畜粪便还田作肥料,农业就是在这种循环中向前发展。我们今天打乱这一规律,让动物与人争粮。因此,应大力发展草食性畜牧业,尊重大自然安排的食物链规律,这样才能实现生态有机、可持续的发展。采用秸秆的腐熟和碳化还田利用,恢复大自然安排的食物链规律才是万全之策。
二、 对吉林现代农业产业化提升建议
吉林省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大省,粮食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商品量、调出量等多年林省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大省,粮食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商品量、调出量等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是连续30多年不间断调出粮食的重要省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突出贡献,在全国改革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15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现代农业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争做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2015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吉林着力建设规模效益型现代化大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新农村,加快推进农村改革,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探索吉林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提升,需要构建“五个新型生产模式”。
1、 建立健康农业的生产供给模式。适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针对“普通货卖不掉、精品货买不到”等问题,提高生态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用性和灵活性。现在高端消费者购买日本大米、澳洲奶粉,法国葡萄酒,2019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推动.实施合理膳食行动。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针对一般人群、特定人群和家庭,聚焦食堂、餐厅等场所,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 7月9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施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标准,推进营养标准体系建设。发展营养导向型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优先选择绿色产品,
2、 建立科技创新、跨界融合基础上的中医农业生产模式。转变过度依赖生产要素大规模投入和农业资源高强度利用的模式,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模式。
3、 建立品牌农业基础上质量农业模式。品牌农业针对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好产品“优质不优价”等问题,坚持效益优先,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重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 建立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倡导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政策支持体系,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加快改变过多使用化肥、农药、地下水和过度养殖、过度捕捞、过度放牧等现象,提升农业生产与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的匹配度。
5、 建立耕育农业基础上的产业融合、多功能农业模式。耕育农业强调在传统农耕文化、耕读传家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传承传统农业,并结合现代农业、耕育农法,融合创新出具有生态农业、生态保育、体验育人等特性的全新的知识和理论体系,主要涵盖:耕育体验、生态教育、乡土民俗、健康饮食等。查干湖冬捕,延吉民族民俗文化,长白山人参赶山。
三、 吉林现代农业产业提升措施
倡导把吉林省黑土地和生态资源优势、粮食生产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优化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建设国家安全健康营养食品大粮仓,加快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推广农牧特加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起与环境承载力、资源优势相匹配,以消费为导向的种养结构和粮经饲结构。以粮食过腹转化和秸秆综合利用。挖掘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中药材、食用菌、梅花鹿、林蛙特色养殖及长白山山珍食品等基地建设。生态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构建粮食、畜产品、园艺特产品三大精深加工板块,发展生态食材品牌。重点扶持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加大对大米、人参、林蛙、鹿茸、食用菌、肉牛等产业特色品牌。 积极组织申报中国美食地标、中国文旅地标品牌,以亚欧美食节和美食地标品牌拉动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