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农业开发项目,起始于1982年在山东、安徽、河南三省九县实施的“华北平原农业项目”,其中安徽蒙城、涡阳县同时列入项目治理区。为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按照世行农业项目集成资金使用模式,需要农林水、机电路等部门专家共同参与项目工作和管理。水利部淮河委员会(安徽)水利科学研究院在项目初期,就组织了一批1982年初入职的首届恢复高考77级农田水利毕业生团队,深入涡阳县和蒙城县世行项目区基层灌排试验站参与工作,风雨无阻、长期测试、分析整理,并结合在新马桥研究基地大型原状土室内试验,提出了淮北平原砂礓黑土灌溉排水治理技术,解决了皖北地区分布面积最大的砂姜黑土中世行项目的旱改水问题,对我国砂姜黑土治理技术是一次新的突破,促进了我国粮食增收和畜牧业的增长,相关成果获得了有关科技部门的表彰。
一、世行华北平原项目治理效益显著、意义重大
世行华北平原项目的投资、实施、管理及取得的显著成效,不仅极大的改善了我国农村农业的生产、生态条件,而且显著提高了粮食产量、还促进了生态农业、有机质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循环农业、耕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样本和实践基地。世行项目为利用国内政府资金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了楷模。世行项目的规划可研、监测评价、后评价工作系统引领中国工程咨询的兴起与国际接轨。项目区秸秆养殖、种养废弃物还田技术,孕育了“粮、秸、牧、菌、沼”吃干榨净的农业循环产业创新模式,为中国农村能源科技创新大会以及连续八年举办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大会提供源泉。
世行华北平原成果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十分重大,项目的经验和总结,对于目前农田建设、土地修复、土壤改良、健康中国均具有较强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二、世行项目“蒙城模式”成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楷模
世行华北平原项目1982.6~1987年实施,后期由世界银行与联合国粮农业组织投资合作中心编写了《项目竣工报告》。其中蒙城县项目利用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兴修水利、改土培肥,治理后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显著,被农业部授予“红旗单位”称号,被世行誉为“蒙城模式”并予以表彰,先后在中国和世界有关项目区推广。
蒙城县项目位于涡河两岸,耕地面积20.1万亩,受益人口81452人,总投资2588.52万元。其中世行贷款1273.18万元人民币。治理前1980年至1982年,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亩产105~122公斤,人均生产粮食380.8~441.9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百元。项目以治水为重点,以改土培肥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采用综合治理措施,推广良种、良法,合理调整作物结构与布局,植树造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至1987年底,建电灌站303座,灌溉面积由2.8万亩增加到17.60万亩。土壤有机质由1.02%提高到1.27%,林木覆被率由2%提高到17%,年生产实物量提高1.9倍,大牲畜养殖提高1.8倍,农业生态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人均年生产粮食1154公斤,比对比区多604公斤。从1988年开始,利用回收资金扩大投资880万元,扩大治理范围,治理耕地8.7万亩。辐射项目区外扩大治理邹圩、陈桥、母集、芮集,至1992年完成电灌站453座,扩大灌溉面积7万亩。
三、蒙城模式旱改水后草多粮多,秸秆养牛过腹还田生态循环发展
1984年开始,蒙城县在兴修水利,沟渠井站配套完善的基础上,大力推广麦稻轮作。1987年项目区水稻占总面积的40.7%。平均单产462公斤,高产地每亩756公斤。稻茬种麦单产361公斤,高于非项目区43公斤。实现了“旱改水、水增产,水改旱、旱增产。水旱轮作季季增产。”把旱田不能吸收的肥料与微量元素,水田可以利用;旱田的病虫害,改水田即被淹没,改水后旱作物的根系、落叶即沤成肥料。水旱轮作,相对益彰,增长了地力,消灭了病虫害,提高了产量。而且稻草多于麦草,通过了黄牛过腹还田,亦增加了黄牛的饲养量和土壤的有机质。
四、“蒙城模式”成功经验为后续世行贷款灌溉农业项目奠定基础
鉴于华北平原农业项目的成功,1991年,世界银行启动了后续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其中蒙城县项目区位于茨淮新河以北和芡河两岸,总面积510平方公里,受益人口194623人,治理区耕地44.31万亩。总投资14125.73万元,其中外资6169.71万元。到1997年6月,修复100千瓦以上的电灌溉站9座,新建和恢复小型电灌站361座。新打机井900眼,清洗老机井220眼。灌溉保证率达到75%。林木覆盖率由5%提高到18%,土壤有机质由1%提高到1.3%。黄牛饲养量165000头,户均4.08头,提高155%,农业总收入81918万元,是基期的314%。农民人均纯收入1936元,比周边多200元。
五、蒙城模式的秸秆养牛过腹还田是有机质农业的基础
项目区旱改水后草多粮多,县政府充分利用秸秆的资源优势,发展黄牛饲养,带动畜牧业全面发展,并逐步形成特色牛业经济,加大资金投人深加工产业,取得了综合成效。1986年全县出栏黄牛存栏24.33万头,出栏3.58万头,居全省首位。1988年底全县黄牛存栏29.42万头,出栏5.63万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牛羊产品需求逐步扩大。1991年底,全县黄牛饲养总量41.66万头,牛肉产量达1.09万吨。1992年9月,蒙城县举办首届黄牛文化艺术节,国家有关部委、省地领导和经济界、文化界、理论学术界、新闻界等一千余人参加,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1994年,全县黄牛存栏57.21万头,出栏黄牛15.2万头。在第三次全国农区发展畜牧业座谈会上,蒙城县被誉为“全国第一养牛大县”,获得国家部委、省市部门的表扬和支持。至1997年,全县黄牛存栏约70万头,出栏约30万头,饲养量达到百万头高峰。
六、蒙城模式养牛经验为世行肉牛项目项目实施创造了条件
鉴于蒙城全国养牛大县经验,世界银行又启动了(2000—2005年)小规模肉牛贷款项目,涉及河南、河北、安徽、山西4省共76个县。总投资计32164.20万元。受2000年阜阳市调整区划蒙城县划归地级亳州市影响,阜阳市仅在原十二个县市区留下的临泉、阜南等七个县市区(太和未列入)实施了世行肉牛项目,其中世行贷款599万美元。项目从2001年8月实施,至2004年已经完成项目总投资9320万元,其中世行581.8万美元。
七、世行肉牛项目促进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世行肉牛项目通过秸秆过腹还田,着力源头减量,提高秸秆资源过腹还田利用率,着力推动种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沼气技术,加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构建农林牧、一二三产循环产业链,形成有机质农业体系。
2007年4月22日至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安徽阜阳举办了农业循环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培训班。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改委、经委及农业系统、科研单位和部分企业近200人参加了培训。临泉县长官镇王守红利用牛粪发展草菇、双孢菇生产,探索出“林-草-牧-沼-菌-肥”等多种循环经济模式,不仅减轻了农村面源污染,改善了农村卫生状况,优化了生态环境,保障了食品安全,而且延长了产业链条,带动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2014年11月20日至21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在安徽阜阳又召开全国农业循环经济现场会。落实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典型经验,探讨发展措施,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生态脱贫。
八、有机质农业符合国家农业生态绿色发展政策
国家《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要求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质农业”概念是由“耕育农法”创始人团队在世行农业项目实施中孕育提出,在农业综合开发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中广泛应用。在2019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技创新大会上,有机质农业与耕育农法全国生态发展与创新团队获全球科技创新奖。
“有机质农业”是以农业种养循环和平衡为基础,以农田废弃物还田为手段,提高和保持土壤较高水平的有机质含量。在保障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土壤可持续生产和利用能力。根据当地农田的产出、市场需求以及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合理配套布置养殖品种和养殖规模,就地或就近利用农田产出食物和副产品发展养殖,减少养殖业需求的农副产品运输距离,为养殖、加工废弃物生产的有机肥料还田提供方便。
九、扩大秸秆养殖、种养废弃物还田规模,促进有机质农业发展
蒙城县曾经是全国养牛第一大县,拥有雄冠全国的养殖数量和多样化黄牛品种,1997年起,全国性养牛降温,2003年,全县黄牛存栏36.84万头,出栏29.90万头;随后养牛业出现持续下滑,至2008年6月,黄牛饲养量不到十万,不足高峰期和载畜量的十分之一,与相邻的临泉等肉牛贷款项目区距离逐渐拉大。
蒙城黄牛数量减少因素首先是农业机械化的提高,黄牛作为畜力已失去价值,其次是黄牛繁殖率低,生长速度慢,养牛与养殖猪、鸡、鸭相比效益低,加上养牛还有疫病、安全、市场等风险,农民外出打工无人伺养等原因造成所致。蒙城的黄牛养殖业状况是皖北地区乃至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的缩影,与畜牧大县的传统地位十分不符。
土壤健康,作物就健康,水、食物、动物和人类都健康。近年来,我国农村化肥大量使用,不仅增加了投入,浪费了宝贵的秸秆资源。曾几何时我国从牛肉出口国变成了牛肉进口国,原来遍布各县市区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和冷库冷藏设施逐渐消失,近年来进口数量还进一步增加,引发疫情防控风险。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实现秸秆过腹还田的种养结合,既提高土壤肥力,又可以增加肉、奶、皮等畜产品供应,不与人类争粮,能解决十亿人健康肉制品的自给自足问题,持续发挥世行农业项目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