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作为一个现代人类不可避免的要经常乘坐夜间夕发朝至列车或红眼航班交通旅行。每当我们订票的时间是某月某日凌晨的时间,按照习惯性思维,我们往往等到了这个某日的夜里才去乘车,到了车站才发现我们已经漏乘,其实某月某日凌晨的时间是提前一天的夜里,特别是在一票难求的春运和节假日误车时,真正是追悔莫及,而且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其实这个低级错误不完全是我们自己的错误,是现代24小时计时系统在0时更换日期(日期切分点、换日点)的缺陷不能适应现代交通旅行导致的错误。这种因日期切分点造成的误乘,导致交通车辆浪费,给旅行者心理形成巨大压力,而且造成不可挽回的时间及经济损失。往往增加交通部门和出行者的矛盾。其实这种0时日期切分点经常给我们造成的缺陷,可以借助于我们老祖先在古代采取的五更计时法轻而易举解决。
24小时计时制最早是随着西方钟表贸易传入中国的,在中国的普及时间大约在清末。我国古代时辰的打更报时习俗,不仅仅是用于计时,最主要的是已经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如今,半夜三更、打更、更夫等与计时相关的词组仍然在作品中大量的使用,更多的如良辰美景、朝种暮获、只争朝夕,一寸光阴一寸金、朝思暮想,昼夜不停等在日常生活和语言中广泛应用。
一.“耕育更时”概念及计时方式
“耕育更时”就是把现今使用的24小时计时系统和中国的五更计时方法相结合,变革成一种新型的24小时计时方式。即与现在习惯使用的24小时习惯相适应,又能解决这种0时日期换日点容易造成乘车误车的缺陷问题。可以方便现代人的交通和出行,消除人们夜间乘车的心理障碍,提高人们选择夜间凌晨的车辆习惯和出行效率。对于传承与中国古代与计时相关的词语文化,而且有利于节能、环保生态旅行,提高交通工具以及交通线路的利用率。
中国古代五更计时是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和一百刻(百刻制与漏刻有关),其中四十刻归于夜,六十刻归于昼。四十刻中,每十刻为一段,共四段,加上首尾共五个结点,记为五更。由于非整除的关系,每个时辰的刻数不是完全一致的。五更从当日的晚上大约19点到第二天的凌晨约5点计算,不考虑日期夜间换日点(切分点)。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 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对应现代时间大约是:黄昏一更一鼓甲夜约19-21点;二更大约是21-23点;夜半三更三鼓丙夜大约23-1点;鸡鸣四更四鼓丁夜大约1-3点;五更约3-5点。
“耕育更时”借助于西方的24小时计时制和中国的五更计时方法,把当日的晚上到第二天的凌晨算在一个更时日内,不考虑在夜间0时日期换日点(切分点)。每个更时日总时间仍然是24小时时长计时方法。每个更时日的日期换日点(切分点)放在早上6点,24小时的更时日计时是按照6-30更时点,起点是6点,终点是30点,更时日时长仍然是24小时。每天的更时日6-24更时点与现在习惯使用的24小时习惯完全吻合相同,更时日在24时换日点日期不切分换日,继续按五更的更时计时法计时到30点,如一张车票按现今的计时是18日凌晨2点(表面看是第二天),但作为更时日计时不换日,应该按17日(当天)的26点计时。车票票面原有18日2时标注不变,但要增加一个更时标注(17日26点),这样大家乘车就会在17日夜里去乘车,绝不会出现按习惯思维到18号晚上才去称19号凌晨2点车的错误。即方便出行者的交通旅行,又减少了因误乘造成的交通车辆的浪费,最主要的是纾解旅行者因误乘造成的心理压力,减少时间及经济损失,回避了交通部门和出行者的矛盾。
二.人类对时间及计时的认识历程
时间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称为世界时系统。日、月、年、世纪的时间计量属天文学中的历法范畴。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础的时间单位称为“日”,以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为基础的时间单位称为“月”,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为基础的时间单位称为“年”。
生活中通常采用1天的24小时又分为两段这种计时法。(十二时计时法),深夜12时(0时)是一日的开始,每段12小时。从深夜12时起到中午12时叫做上午,再从中午12时(0时)起到深夜12时叫做下午。普通计时法是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来描述一天从0时到中午12时,这段时间里的时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来描述一天从中午12时到晚上12时,这段时间里的时刻。
唐代僧侣就发明了最早的自鸣钟,用漏水激轮,一日一夜转一周,29转多为一个月365转为一年。同时装有2个木人,每一刻一击鼓,一个时辰(相当于一个2个小时)一撞钟。元代郭守敬也曾发明出不同声音的机械报时钟。民间更多使用燃香,蜡烛等计时方法。宋代开始,中国出现了机械式司辰,通过齿轮带动转盘,带动持时辰牌的小木人出现在视野中。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的一日六十的分法传入中国,与十时辰制配合使用,形成了更点制。反映了十时辰制在历算中比十二时辰制更便于筹算。钟鼓楼授时,通常鼓声为更、钟声为点。古代城市实行宵禁,定时开门、关门,早晨开城门时间并不是太重要,因此人们通常会注意到相当频繁的钟声;晚上关城门时间则需要关注,因此净街鼓(起更)必然是关注焦点。注意点的差别,衍生了一个词汇“晨钟暮鼓”。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之间,有甲、乙、丙、丁、戊五个关键时间点,谓之“五更”。一更关鼓闭城门、二更上床睡觉、三更半夜换日期、四更睡得最沉、五更天光开城门。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寅正四刻。
三.中国古代计时方式
1.十二时辰制。
人类社会早期对时间没有精确的计量办法,只能用“太阳出山”“鸡叫3遍”“月挂树梢”等模糊概念计时。直到进现代,一些地方还沿用“吃晚饭时”“一袋烟的功夫”等提法。西周开始,中国的历法逐渐稳定了一岁十二个月的概念。也采用十二时辰划分一日、并将日期切分点(换日点)固定在夜半。十二时辰的十二个时间节点(起点),为十一时。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随着人们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逐渐词不达意,遂改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晚上十一点为子时并作为第二天的切换日、凌晨一点丑时、凌晨三点寅时、早晨五点卯时、上午七点辰时、上午九点巳时、中午十一点午时、下午一点未时、下午三点申时、傍晚五点酉时、晚上七点戌时、晚上九点亥时。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天长日久,人们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时辰换算: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寅时(03时至05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卯时(05时至07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辰时(07时至09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巳时(09时至11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未时(13时至15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申时(15时至17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酉时(17时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亥时(21时至23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2.五更计时
中国古代五更计时是将一昼夜分为一百刻,对照与现在的时间刻度,一更的间隔为1.2个时辰,两更之间的时间为现今的2.4小时,约144分钟。每更分十刻,一刻14.4分钟。由于非整除的关系,每个时辰的刻数不是完全一致的。每个时辰的初和正各约4-5刻,晚上戌初一刻(19点12分)为一更,亥初二刻(21点36分)为二更,子时整为三更(0点正),丑正二刻(2点24分)为四更,寅正四刻(4点48分)为五更。卯正(6点整)刚好是五更过五刻,从子时整刚好过了25刻。
3.日晷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计时工具
日晷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中国最早出现的计时工具之一。不过,最初的日晷就只是根插在地面上的棍子,通过它影子的长度和方向,人们就可以判断出一天的不同时段。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发明出了更加先进的日晷是一根T形的棍子被立在地面上,周围根据日出到日落的时间分出12部分。这种划分方式说明埃及人当时可能就在使用12进制。而“12”这个数字或许来源于一年的12个月相变化周期或一只手的指节总数。不过,这种日晷上的“一小时”并非固定时长,而是会随着白天长度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比如,夏季的一小时要比冬季的一小时长得多。
但日晷在缺少日光的夜晚无法使用,需要另一套计时系统。当时的古埃及天文学家发现可以利用恒星在夜空中出现的时间来划分夜晚的时间,一开始有36颗,后来因为辨识度等原因减少到了12颗。古埃及人还有另一种夜间计时器——漏壶,也叫漏刻、水钟。人们在古埃及卡纳克神庙中发现了公元前1400年的漏壶,容器壁就像漏斗那样倾斜,并雕有刻度,通过水流量将夜晚分为12个时段。但是24小时制的正式诞生还要到希腊化时代,不过仅限于古希腊的天文学界。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克斯曾提出根据昼夜平分的春分和秋分,将一天等分成固定长度的24小时,但一直未能推广开来。直到14世纪,机械钟表开始在欧洲出现,一小时的时间才被固定下来。
4.圭表计时器是中华文明的代表。
古代人们发现影子的长短、方向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正午时太阳的影子总是投向正北方向。于是,人们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平放一把尺子来测量影子的长度和方向。三千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了这样一个通过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圭表。
圭表是中国古老而简单的一种天文仪器,它由表和圭两个部分组成。表是垂直立于圭南端的标杆或石柱,圭是正南正北平放的尺,汉以后改为铜制。据记载,最早使用的是表,观察其从日出到日落的影子变化,之后才出现了圭。古代圭表多用于判断方向、测定季节、划分季节和推算历法,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圭表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在天文学史上有着重要作用和贡献。圭表作为一种最古老且朴素的天文仪具,其起源年代已可上溯到距今八千年前。古人以其观天地阴阳之体,正位辨方,定时考闰,并由此发展出一系列作为中国文化核心内涵的人文传统。因此,中国天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